谁是中国神话史诗电影第一人?
答案呼之欲出:乌尔善。
从《刀见笑》开始,到《画皮2》《寻龙诀》,再到如今的《封神1》。
乌尔善一直在用一种极具浓厚的中国古典美学去展现遥远的神话故事。
放眼国内,没有哪个导演会像他一样如此钟情于神话。
今天,鱼叔来好好说说乌尔善的神话之路。
乌尔善从小就喜欢神话和历史。
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对它们的痴迷。
小学的时候,就通过小人书接触到了《封神演义》,当时就看得特别着迷;
也喜欢看《史记》《战国策》这样的读物。
但如果你以为,他只是单纯地着迷于其中荡气回肠的奇幻故事,那就错了。
在他看来,神话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他说,神话从来不是过去的、历史的、以前的,从来就不是,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打比方的方式讲现在的问题。
就像《封神演义》,是以明朝人的角度来书写千年前的故事一般。
「武王伐纣」这段历史距离明朝有长达2500年的时空距离。
但它与明朝的「当下」发生了关系。
其中关于忠孝悌义的伦理价值观,恰是明朝社会特别看重的。
因此,即便是同样的故事,不同时期的叙述者都是以当下的角度,来表达各自时代的话题。
所以,乌尔善的《封神》,跟小说《封神演义》并不一样。
在庞大的神话体系下,他却将笔墨集中于两对父子身上:
殷寿-殷郊,姬发-姬昌。
整个故事实际上是通过描绘这两对父子,或者说两个家庭的变动,来探讨家庭、友谊、成长的问题。
而这,恰恰是当下观众的情绪共鸣点。
而且,不止中国的年轻人,欧美的年轻人也面临这些现实的问题。
以至于,《封神》不仅在中国票房大卖,还走出国门,在北美、澳洲、韩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上映。
前几天,《封神》入围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参选资格,也印证了这一点。
正是乌尔善对「神话」的这种理解,他的作品从无败绩。
当然,这种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
从儿时构建的兴趣,到考上中央美院后,接触了大量艺术史、人类学和宗教方面的书籍、绘画、艺术品,他对奇幻恢宏的神话世界由衷向往。
在天文馆里看了《神奇的宇宙》后,更是萌生了想要创造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的想法。
那里有强大的视听力量,磅礴的视觉效果,震撼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
于是属于中国的幻想、史诗类型电影就成了乌尔善的目标。
其实回看乌尔善之前的作品,就能清楚地看到,他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行。
直到拍完《寻龙诀》,在技术与资源上都有了积累后,乌尔善意识到:
可以造一个更大的梦了。
十年一瞬,「封神」出现了。
就在最近,乌尔善因为「神话」上了一次热搜:
乌尔善再续神话
没想到的是,在大家都在期待《封神2》的时候,乌尔善却带来了一部名为《神话》的影片。
拍摄团队,还是封神班底。
只是乌尔善这次不做导演,而是变成了演员。
导演则是李静波,出身于乌尔善工作室,曾是他的副导。
两人合作多年,配合默契。
摄影师是钟锐。
他不仅与乌尔善合作拍摄了《郑和下西洋》,还参与了《封神第二部》的摄影工作。
因此,光是看画面,这部短片就有一种与《封神》一致的荡气回肠的磅礴之感。
甚至,可以称之为「封神外传」。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面,乌尔善带领我们一同去探寻了封神宇宙的精神源头。
一望无际的冰原中,乌尔善循着神话这个梦的方向一路跋涉着、寻找着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他是神游者。
他看见过祖先在石壁上的遗迹,触碰过大自然中迎雪奔跑的生灵,也目睹过篝火前的牧民老人。
他同样是创作者。
在不同的经历中,用文字书写下他关于神话的感受与认知。
与此同时,他也是亲历者。
在以天为幕以地为台的舞台上,与众多舞者一起,随着与梦的距离越来越近,让灵感开始狂舞。
那么,神话究竟是什么?
是神游者经历的震撼?
是创作者意识中的天马行空?
还是舞台上表演的呈现?
当「三个乌尔善」最终在雪原的木屋中相遇的那一刻。
你就明白,神话的梦其实就在自己心底,他寻找的不过是自己的内心。
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说:
梦是私人的神话,而神话是公众的梦境。
这句话给了乌尔善很大的启发。
而在本片中,他对此做了自己的解读:
神话,是公开的梦, 影像,是梦的容器。
其实,这句话自乌尔善成为导演后就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中。
在《刀见笑》中,我们通过他的镜头,看到了一个怪诞但又充满想象的武侠江湖。
在《画皮2》中,我们体味到中国志怪文化的魅力。
在《寻龙诀》中,我们也全面感受了奇幻世界的模样。
而在《封神》中,我们又在他手里,见到了遥远的神话世界。
就如片中乌尔善那句:
在远与近的变换中,让神话穿过时间,跃然眼前。
他用影像的力量,将那些遥远的故事带到我们面前。
不过,这些影像并非简单地呈现,而是通过画面承载我们所经历的文化旅程与感情传统。
乌尔善曾对《封神》内涵进行过解读——
虽是神话,但其内核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反馈。
虽是众神的故事,但最终讲的还是人。
正是这样的阐释和探索,更坚定了他要终其一生追寻神话的脚步来创作。
从《寻龙诀》拿到百花奖最佳导演奖,到《封神》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资格,这些时刻是对他探索的最好证明,也构成了乌尔善的神话之路。
或许是对极致影像作品的追求,促成了「封神导演」乌尔善,和「封神旗舰手机」OPPO Find X7的跨界合作,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双方共同创作的这部《神话》,便将影像美学表现地淋漓致敬,这就是最好的答卷。
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这个瞬间该如何定义?
对于这个问题,乌尔善在片中给出了一个答案。
但我相信,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回答。
其实,不止乌尔善。
还有三位不同领域的大师,也借由OPPO,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家刘震云的那些瞬间,是最初的故乡。
当年他走出故乡,是想要写出更多的世界百态。
可兜兜转转后,刘震云才发现故乡就是世界。
于是,他带着满心的眷恋与回忆,坐上归往故乡的时光列车。
无论是乡亲质朴的笑容,还是吟唱百年依旧未停的豫剧,都是刘震云生命的那些瞬间。
航海家翟墨的瞬间,是被巨浪拍打的时刻。
除了是「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他还是个艺术家。
这两种不同的身份,就像翟墨人生的正反面。
他也在这两面中发现过两次「人生新大陆」。
一次,是他画下了人生第一幅大海主题的画。
画中翻滚的海浪,让他对大海产生向往。
于是,他寻着画家高更的《大溪地女人》,开启人生中第一次航海。
那一年,翟墨在12级的风暴中,凭借超越常人的力量战胜了风浪。
在三天三夜的风暴后,他看到堪比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震撼的海上夕阳,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此刻,就是他的那一瞬间。
舞蹈家朱洁静的瞬间,是自在舞动的时刻。
每个人心中都曾住着一个迎着风雨跳舞的孩子,但大多人都忘却了。
朱洁静却一直记得。
无论在她的舞蹈生涯中有多少高光时刻。
又或者在她身上有多少荣誉。
她始终向往的还是梦想的初始阶段,无需舞台,也不需要聚光灯,只有随时随地像孩子般在雨中单纯起舞。
不为光环,只为热爱。
所以在一个太阳雨的傍晚,朱洁静借由玩水的小女孩,化身成街头舞者,将马路当作舞台,从街头到街尾优美又肆意地尽情舞蹈。
此刻,也就是她的那个瞬间。
我们可以看到,人生中的那些瞬间,并非只有磅礴或骄傲的时刻。
也会有低谷,彷徨,或者迷茫痛苦。
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具有分量的时刻。
也正是这样一个个分量时刻,构成了鲜活的人生。
不得不说,OPPO Find X7这次与四位大师合作的影像大片,太惊艳了,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四位在不同领域里的大师,用大师影像旗舰手机,记录他们的分量时刻。
就像乌尔善说的,命运经过的瞬间,像是来自神话世界的碎片。
那一刻,他仿佛看见神话的梦穿过千年风烟,跃然于眼前。
正是他记录的影像,也让我们共感到他这些时刻的重量。
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同样充满了一个个鲜活的分量时刻。
这些瞬间,都值得被好好记录和保存。
文 章 转 载 于 : 公 众 号 / 独立鱼电影 https://mp.weixin.qq.com/s/EnIMh5P855GmuCZRoYy4wA
本 站 :(完 美 导 航 )收 集 互 联 网 所 有 优 质 的 网 址、资 源 、技 巧教程、高分影视推荐,等内容 。
重要:如软件存在付费、会员、充值等,均属软件开发者或所属公司行为,与本站无关,网友需自行判断